学院概况


              立人为要、治学为用

                         ——三真文化治学育人

富有时代特色的优秀文化是组织发展的灵魂,酒店工程学院自2005年建院以来,在各方面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以“三真”为核心价值观的院部文化。既体现了工程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理念,又体现了我院师生筑基笃行、励志建业的治学心态和勇者无畏、敢为人先治学方式。

酒店工程学院以“立人为要、治学为用”为理念,逐步建立并形成了“真学”、“真信”、“真用”的学院文化。以“真学”为基,以“真信”为导,以“真用”为果,同时对应搭建三大平台,即学业创优平台、励志成人平台、就业创业平台,从而唱响有工程特色的学院文化旋律,在特色文化的发展和前行中引领广大学子的成人成才和职业人生之路。

1、真学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真学” 文化:即筑造为学之基。以学优创优平台为依托,彰显的是为学的基础,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和求真唯实的观念,用职业的态度来对待为学之基,从点滴起步,从根基着手。

1)实行三级递进培养模式,深化职教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技能为本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依据“三用三精”原则。即一是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提倡“精选”、二是专业课以“适用”为原则,提倡“精干”、三是实习、实训课以“有用”为原则,提倡“精练”,建立了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岗位实践三部分。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素质、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三大模块。逐步形成了根据职业定能力,按照能力设课程的专业设置理念,构建了以能力为主线,以素质为核心的职业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

2)重视学风建设,营造真学氛围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整体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学院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师生座谈会等方式,教育学生以认真求实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自觉加强学风建设,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了激励机制,开展优良学风班集体、学习标兵评比,评选表彰一批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他们形成带头实践、自觉维护优良学风的主体带动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3)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学习质量

为加强班级考勤检查力度,各班纪检委员每日汇报出勤人数,辅导员对所带班级出勤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旷课比较多的学生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学院也要求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从课堂教学管理抓起,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勤,严格考试纪律。形成了由学生干部、任课老师、辅导员三点一线式的课堂管理制度,有效的降低了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4)以社团为依托,激发学习热情

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出“打造精品社团,开展特色活动,激发参与热情”的奋斗目标。依托本院社团开展“青年读书论坛”、“书友沙龙”、“名师讲坛”、“读书明礼”等活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品格。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宣传形式的不断更新,大学生读书的习惯逐渐退化,纸张书本之类的载体不足以吸引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手段,通过网络论坛、飞信、校内网等载体,开展“每周一句名言警句”、“每月一本好书推荐”、“每期一次读书交流”等形式,弥补了传统读书方式的弱势,增强了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真信篇——立人为要,成志于学

“真信”文化:即是筑造为人之基。在探索学院文化品牌过程中,以励志文化平台为依托,彰显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一种理念,为人之基的充实是成就高尚品德、人格的起点。不断加强德育与素质教育建设,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四个结合”教育机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

1)教师与人生导师相结合

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人生导师制”。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建立了校内导师、校外专家导师、优秀校友导师三大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了合力育人的效果。

2)课堂与德育基地相结合

将课堂建设成为德育与素质教育的校内阵地,将校外德育基地建设成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课堂,在校外,学院在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德育基地”,先后组织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纪念馆、义务劳动、礼仪宣讲、合作互访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规划人生,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训与职业道德养成相结合

实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最佳契机,融“职业素养建设”入“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实践技能。学院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一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职业素质规范;二为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行为;三为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养成优良的职业习惯,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4)“两课”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积极开展“两课”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小组、团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学生党员、团员培养为中心,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稳步推进德育与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通过这些教育途径逐步构建学生完善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引导每个学生不仅要明确大学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更要明确自己今后“建功立业”的方向。

3、真用篇——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真用”文化:即是筑造为行之基。以就业创业平台为依托,彰显的是为学的深入阶段,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达到“知行合一”。

1、拓展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我院高度注重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研结合基地。我院拥有3000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是省重点示范试验中心、市再就业培训基地,设有建工、造价、电工、空调、锅炉、物业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广泛动员社会资进青年大学生社会实习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有新时代物业实训基地、鲁班零距离特训班等校外实训基地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这些校企合作,让学生亲临施工现场参与实践,并将过程摄制成视频教材应用于今后的教学,达到了学习实践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效果。学院还组织各大企业特别是建筑、物业、机电等行业企业负责人到我院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2、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强化社会实践力度,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院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组建社会实践团队,不断扩大社会实践规模,采取“双休日重点开展,平时不断开展,假期集中开展”,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农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强化课堂教学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如成立“赴济宁微山社会实践小分队”,我们精心策划安排,先后组织参观济宁微山信威食品有限公司,参观污水处理厂,并与公司领导座谈,了解乡镇企业发展,组织队员与鲁桥四村党支部主要成员及村民座谈交流学习,参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活动;组织物业专业学生走进社区,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既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使社区工作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需求,又提高了自身的见识;组织建工专业学生到青岛奥帆基地参观学习奥运场馆建设情况,增长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加鲁班软件造价零距离特训班,还去上海总部进行了为期7天的新人特训营,特训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鲁班软件青岛分公司实习等等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切实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努力实践,接触社会,提升自我知行结合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创新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技能创新计划是践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有效举措。学院努力创造技能竞技平台,承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现已形成以校园职业技能大赛为重点,通过开展各项技能竞赛用以检验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标,深化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学院举办了“设计防震民居大赛”、“建筑CAD大赛”、“建筑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业管理是这样炼成的”主题比赛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对比赛进行分工设计和策划,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促使学生们对创业与就业、基本技能掌握与职业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正确认识,提高了自身的应用设计和动手能力。

    总之,酒店工程学院始终贯彻以“三真”文化治学育人,以鲜明的学院特色,彰显了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执着发展理念和、勇于争先、敢于超越的“勇敢”院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