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媛媛)为进一步强化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在实习和未来就业过程中突发状况下的应急救护能力,打造“技术+安全”双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10月17日,酒店工程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联合青岛市红十字会,成功为2025级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举办了红十字会救护员专场培训及救护员资格认证考试。

本次培训旨在将紧急救护这一“生命必修课”与特种设备行业的高风险特性深度融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增添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培训特邀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资深培训师高老师和沈老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等现场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涵盖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常见意外伤害(触电、中暑、坠落伤)的现场处理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法等核心技能。
在为期16学时的培训中,理论讲解与实操练习交替进行。培训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规范的动作演示,将专业的急救知识娓娓道来。在实操环节,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认真操练绷带、三角巾的多种包扎方法。培训师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逐一纠正学员的动作,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准确掌握急救技术的要领。
“作为一名未来的电梯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对设备的安全负责,更要对乘客和自身的生命安全负责。”参与培训的电梯专业的学生感慨道,“这次培训非常实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心肺复苏,现在自己亲手学会了,感觉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参加了由红十字会统一组织的理论和实操考核。考核过程严肃、规范,学员们以严谨的态度和熟练的操作,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成果。最终,75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由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
此次专场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一次有益实践,更是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它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子们武装了技术之外的又一关键能力,为他们未来安全、高效地投身于我国电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安全应急力量注入了新的专业血液。
(通讯员:谢一冰 审稿:薛陆 责任编辑:刘太彪 来稿日期:10月17日)
